生物化学教研室现共有专职教师8人,其中副教授5人,具有博士学位3人,硕士学位1人。硕士生导师2人。教研室始终以紧抓教学质量为根本,加强教学和实验管理。2006年《生物化学》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。生物化学教研室承担着全校《生物化学》、《分子生物学》课程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,其层次包括研究生、本科生和成人教育;自2010年我校成立生物技术专业以来,教研室还承担了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《基因工程》、《蛋白质工程》、《酶工程》、《生物技术综合实验》、《生物工程下游技术》、《生物工业分析》等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。 教研室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,不断探索适合医学院校学生的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,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了质的飞跃,近年来获得院级教改课题3项,综合课程改革3项,发表教改论文6篇。教研室教师共参编全国统编教材《生物化学》10部,《分子生物学》4部。 教研室立足现实,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,积极主动地深入开展多项科研工作,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。教研室教师主持各项科研课题共11项:其中厅局级项目1项,省各项科研计划项目7项,咸阳市科研计划项目1项,陕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课题2项。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81001622)、国家“863”重点项目(编号:2007AA021805)和陕西省“13115”科技创新重大科技专项项目(2009ZDKJ-54)各1项。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,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源期刊发表的论文8篇,参与2篇;EI源期刊发表的论文4篇;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8篇。且教研室晁旭老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。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1项、咸阳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、咸阳市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1项、咸阳市“优秀科技工作者”称号。 魏敏惠:女,1961年生,陕西咸阳人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校级教学督导专家。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生化教研室主任。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医药分会理事,陕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理事。1983年7月毕业于交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,先后担任本科《生物化学》、《分子生物学》和研究生《自由基生物学》、《医学分子生物学》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。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药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,对该领域的历史、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较深入的了解,具备有扎实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基础。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工作,发表论文8篇。参编全国统编教材《生物化学》8部,《分子生物学》4部。 晁旭:男,1972年生,医学博士,乐动体育平台app下载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2010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,获博士学位。研究方向为恶性肿瘤发病的分子机制与精准医疗。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。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员、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分会会员。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1项、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2项、陕西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1项、咸阳市科学计划项目1项、陕西省教育科学“十二五”规划项目和陕西中医药的大学教学综合改革项目1项,指导国家级和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各1项。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81001622)、国家“863”重点项目(编号:2007AA021805)和 陕西省“13115”科技创新重大科技专项项目(2009ZDKJ-54)各一项。已发表学术文章26篇,其中第一作者发表的SCI源期刊发表的论文5篇,EI源期刊发表的论文4篇;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6篇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。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1项、咸阳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、咸阳市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1项、咸阳市“优秀科技工作者”称号。 党琳,女,1964年生,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。中国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医药分会会员,陕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会员。1987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,获理学学士学位。毕业至今一直在乐动体育平台app下载生物化学教研室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。先后承担本、专科各专业《生物化学》、《医学生物学》、《酶工程》等理论与实验课教学工作。2013年获陕西中医学院骨干教师称号。主要研究方向: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验研究,对该领域的历史、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较深入的了解,具备有扎实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基础。近五年主持并完成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一项(项目编号:2013JK0772)、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度自然科学培育基金项目一项,指导国家级和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各1项;在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篇,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,发表教改论文1篇,参编全国统编教材《生物化学》2部,。 马晓军:男,1964年生,生物化学副教授,毕业于延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。2004年任生物实验中心主任,主要从事《生物化学》、《临床检验仪器学》、《核医学》和《酶工程》等基础医学教学。主持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,参与各类课题若干项,研究方向是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及慢性胰腺炎发生发展机理的探讨。 陈瑜:女,1976年生,硕士学历,职称讲师,2000年硕士毕业于延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。研究方向:慢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。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,参与其他各级科研项目5项。近三年期间共计在基础医学领域及教改领域发表科研论文5篇,其中核心收录3篇。 安泰:男,1985年生,博士,讲师,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,获理学学士学位。2013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,获理学博士学位。2013年7月进入陕西中医学院基础课部生物化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。承担《分子生物学》理论和实验课的教学,并在2016年获乐动体育平台app下载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。研究方向为药物筛选和炎症发病机制及治疗。具有深厚的药理学和毒理学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,熟悉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及操作技术,有动物实验操作经验。发表SCI论文4篇,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2篇。 邓勖:女,1983年生,博士,讲师,2014年博士毕业于法国国立图卢兹应用科学学院微生物与酶工程专业。2014年7月进入陕西中医学院基础课部生物化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。承担《生物化学》、《酶工程》、《蛋白质工程》、《生物工程下游技术》、《生物工业分析》理论和实验课的教学。2016年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1项。并在2016年获乐动体育平台app下载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。研究方向:酶工程与药物筛选。近三年期间共计在生物技术领域发表科研论文3余篇,其中SCI收录1篇。
LDsportapp官网下载 电话:029-38185122
版权所有:陕西中西药大学 技术支持:信息化建设管理处
陕ICP备05001612号-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
copyright @ 2005-2008 http://www.sntcm.edu.cn All Right Reserved